网站首页

网站首页

集团概况

集团概况 董事长致辞集团简介组织机构VI形象

水务新闻

水务新闻 集团动态柯桥水报行业新闻专题栏目

企业建设

企业建设 清廉国企职工之家青年园地巾帼风采优秀员工

便民服务

便民服务 自来水费查询污水费查询水费发票打印办事指南网上缴费服务承诺水价标准给水材料售价营业网点用水常识投诉建议在线调查

资料中心

资料中心 法律法规政策规章行业标准

招标信息

招标信息 工程招标物资招标服务招标

招聘信息

招聘信息 招聘信息

大阳城游戏

大阳城游戏 联系方式

水润旱塬变绿洲

         中国水利网站8月6日讯 8月2日,35摄氏度的高温炙烤着宁夏大地。笔者一行前往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红寺堡扬黄灌区调研夏秋灌生产工作。 保障供水扬水人不言苦   笔者行程的第一站是红寺堡一泵站。进入厂区,镶嵌在泵房外墙上的“建好扶贫扬黄工程,造福宁夏回汉人民”16个大字格外醒目。步入泵房,抽水机组马达轰鸣,正在运行的7台电动机拖动水泵飞速旋转,21.8立方米每秒的黄河水沿着压力管道爬高49.7米后喷涌而出,翻卷着白色的浪花沿着输水干渠向下一级泵站流去。   “红寺堡一泵站是红寺堡扬水工程的首级泵站,设计流量25立方米每秒,控制灌溉面积55万亩,共安装10台机组,总装机容量2.39万千瓦,”泵站站长严天宏介绍,“首级泵站担负着为全系统供水的重任,职工把安全生产、可靠供水视为天职,24小时坚守岗位,丝毫不敢马虎大意。虽然职工家都住在离泵站15公里的中宁县城,但由于生产和防汛任务重,10天半月不回家是常事。”   泵房底层,副站长王进军正带领2名运行人员满头大汗地巡查设备。笔者与他交谈了解到,由于近期气温高,机组投运负荷大,设备故障增多,他们每小时就要巡视1次,每次正常巡视在40分钟左右,每个班次累计巡视时间在5个半小时左右,而这段时间是伴随轰鸣的噪音和37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度过的。同时还要承担前池柴草杂物的打捞拉运任务,汛期平均每天要拉运杂草、动物尸体6到7三轮车,大多职工都患有腰椎病。   运行人员非常辛苦。但为了保安全、保供水、保灌溉,他们默默奉献,从不言苦。 荒漠变绿洲扬水人功不可没   离开红寺堡一泵站后,笔者一行驱车驶向灌区。走了大约20多分钟的路程,一片片墨绿颀长、长势喜人的玉米在公路两旁延绵不断。与笔者同行的红寺堡扬水管理处灌溉科科长曹福升看着窗外丰收的景象,激动地向笔者讲述了红寺堡地区荒漠变绿洲的经过。   红寺堡灌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过去是一片不毛之地。1998年冬天,扬水工程将黄河水送到这里,移民满怀憧憬来到新家园。然而沙尘暴一次次毫不留情地将渠道和庄稼掩埋,许多移民要搬回老家去。管理处组织水管技术人员挨家挨户做工作,指导开展植树造林、改良土壤等工作,帮助移民抗沙补种夺丰收。并针对移民不懂灌溉技术的实际,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优质服务。经过10多年的共同努力,使灌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灌区大田灌溉面积已发展到52.26万亩,节水灌溉14.31万亩,人均纯收入从1999年的550元增加到2012年的4333元,增长7.88倍。   随着车辆逐渐驶入灌区“腹地”,道路两旁的林网越发挺拔茂密,大田里玉米的绿色更加浓重,一排排整齐的民居砖瓦房在绿色中时隐时现。在红寺堡三干渠控灌的一处灌区,新庄集一泵站的配水员金振明正在帮助老乡给玉米灌水。当看到管理处水管人员到来时,老乡连忙迎了上来,未等笔者开口就指着身后的玉米地唠叨开了:“你看,俺今年的玉米杆子长得壮、叶子肥实、穂抽得好、棒子圆实,少说1亩也能打个2000斤。可这多亏水淌得及时,泵站服务的好啊!”   “有水赛江南,无水泪亦干。扬黄造绿洲,万民俱开颜。”看着灌区老乡舒展皱纹的笑脸,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葱茏的玉米田和掩映在绿色中的砖瓦房,笔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水利人的自豪。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作者: 高佩天   责任编辑:李爽